注册
登录

免责声明

资料信息全部由该注册用户自行编写,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金投网未授权任何平台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中银在线:大金融监管猜想 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12-1622:59:43

来源: 金投机构

分类:投资资讯

阅读(615

评论(0

TT

摘要金融市场天生不稳定,需要主管当局的监督。但近几年的教训表明,金融监管似乎总是滞后于金融创新,在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越发明显之际,创新总是能够找到监管盲区。因而设立更高层面上的混业监管部门以解决监管体制问题,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金融市场天生不稳定,需要主管当局的监督。但近几年的教训表明,金融监管似乎总是滞后于金融创新,在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越发明显之际,创新总是能够找到监管盲区。因而设立更高层面上的混业监管部门以解决监管体制问题,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中央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成为了建议内容。这预示着,当下的金融分业监管格局有可能出现变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多种混业监管变局的可能性中,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负责混业金融监管是概率较大的一种猜测。报道援引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

目前被讨论的一种可能性是,针对混业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这块设立专门的机构,例如‘国家金融稳定委员会’来承担监管职责。但设立这个组织也要考虑许多问题,比如设立这个委员会之后,央行的独立性和主导地位如何来保障等。

本来一行三会是有部级协调机制的,但这两年混业金融风险的暴露非但没有因此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当然这也和当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创新有关系。

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现行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开始于1997年金融危机过后,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分业监管在当下的金融业运行中,一方面监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应对一些金融创新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上周表示,“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金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比重大幅降低,‘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功能边界逐渐模糊,金融微观效率不断提升,但宏观脆弱性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继续坚持分业监管的模式,将中央银行排斥在金融监管体系之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势必会大幅降低,极有可能在中国出现类似于欧美等发达市场爆发的金融危机隐患,近期的股市大幅波动就是典型的例证。”他说道。

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也认为,中国现在经济、金融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各管一块的监管路子肯定是走不通了,需尽快转向统一监管,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覆盖全部金融业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研究员称,如果没有专设机构,那么监管权责上很容易发生公地悲剧效应。针对某一领域,没有对口的直接负责部门,而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调监管,相应的乱象就有可能会出现。

央行牵头?

对于未来“大金融监管”的可行路径,目前业界看法不一,而“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提法也还处于文件层面。不过,构建由央行牵头的“超监管机构”,在各方的建议中呼声最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9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的个人观点也是“央行作为牵头方和引领者”。

郭田勇称,鉴于央行是金融基础设施的管理者和市场流动性的最终提供者,考虑到国际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目前应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做好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有机结合、宏观文件与微观激活的有效统一,为此,需构建由央行作为牵头方和引领者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至于这种直接负责部门出现之后,王剑认为待监管机制改革完善,对于金融业而言,是多了一道保驾护航,监管漏洞导致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不管对微观主体还是对宏观而言,这无疑都是大好事。

免责申明 用户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金投网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下载金投网

升级VIP提示

某某栏目为VIP专享栏目开通VIP后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