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免责声明

资料信息全部由该注册用户自行编写,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金投网未授权任何平台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薇薇庄主:钱毛了,该如何配置我们的家庭理财结构?

发布时间:2016-08-2613:26:42

来源: 金投机构

分类:家庭理财

阅读(451

评论(0

TT

摘要说到钱,我想有必要谈谈中国的货币政策。1998年,央行取消对四大专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开始采取多项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4月1日的最新消息称,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百城住宅价格指数,3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90%,涨幅较2月扩大1.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7.41%,涨幅扩大2.16个百分点,这是百城住宅均价连续第8个月出现双涨。目前,中国房市正在史无前例的加速追顶,大宗周期商品价格普涨,滞胀预期波澜又起,经济继续探底下行,货币超发后资产泡沫或将破出水面,老百姓手中的钱变“毛”了,人们心中原本的财富安全感逐渐离失,资产的“桃源”何处寻觅?每个家庭赖以生存的财富又该如何安置?
说到钱,我想有必要谈谈中国的货币政策。1998年,央行取消对四大专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开始采取多项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为应对美次贷危机,央行再次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旨在刺激经济的4万亿计划,虽帮中国经济走出了困境,但后遗症就包括通胀;2012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推行,中国M2余额达到97.42万亿,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总货币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还要大;自2014年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的宽松货币政策,至2015年末,中国M2余额为139.23万亿元。不难看出,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主宰着庞大的中国货币池。
货币量的发行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那么,市场的货币需求量由什么决定呢?从经济学角度看,货币供应量方程式:MV=PQ,货币供应量M与货币流通速度V、商品价格P以及商品数量Q有关,即在市场经济规则下,货币供应量应根据经济增长、物价和货币流动速度等因素而定。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货币超发吗?中国的经济是否已形成流动性过剩了呢?
要搞明白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流动性过剩,其实通俗的讲就是钱太多了。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流动性过剩呢?M2(即广义货币量)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衡量货币流动性的指标,前面已提到,2012年中国货币量已经领先全球,而同年中国M2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高达1.9:1,前者几乎是后者的2倍,而国际通过衡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标准比为0.8:1;2015年央行发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3.3%,而GDP增长了6.9%,2016年1月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14%,据测2016年第1季度中国经济GDP增速将在6.5%左右,前后两者相较,货币供应量超发的缺口已经显而易见,M2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严重失调,都已说明中国流动性过剩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流动性过剩发展到今天的境地呢?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就是我们前面一直在提到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投资界,如果要问谁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央行,我想回答一定是美联储。但是如果问谁是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一定很少有人猜到,没错,就是中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于2004年超美联储,2005年超欧洲央行,2006年超日本央行,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年到2010年的4年间,人民银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至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太过宽松已成为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是什么后果呢?货币量超发,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消费居民的收入增加而物价随之上涨,进而将会产生温和的通货膨胀或者严重的通货膨胀,前者对生产有刺激作用,而后者对生产却会有破坏作用。然而,通货膨胀对于居民来说,最大的伤害是对货币储蓄的伤害。须知,底层收入者一般不会有太多储蓄,高层收入者的资产则一般表现为房产、公司、厂矿等固定资产,储蓄也不会太多;而以货币形式储蓄最多的,却是中产阶层。所以,流动性过剩威胁最大的也正是中产阶层,恶性的通货膨胀更可以说是对中产阶层财富的一次强盗式洗劫。
流动性过剩同时会造成资产价格上涨,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不断升值的资产市场,形成资产泡沫,比如中国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泡沫和目前正在追顶的楼市泡沫。而一旦货币回归常态,价格下跌,就会带来一场经济灾难,比如银行贷款加息,楼市泡沫被诸多因素被刺激,导致价格下跌,房地产上下游行业都将被拖入泥沼,陷入萎靡,“十危九地产”,楼市泡沫破灭严重的情况就是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想想2001年-2004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和1986年-1989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经济危机,相信大家就都明白了。
从本质上说,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过程,就是一个把“钱太多”变为“钱正常”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极其痛苦,很多行业,甚至整个中国经济都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拿美联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去流动性”经济事件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严重通货膨胀,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上任后开始解决美元超额供给的问题,美联储首先将基金利率提高50个基点到11%,两天后又把贴现率提升5个基点到10.5%;1981年,联邦基金利率攀升至19.1%,达到最高。美国通货膨胀率随即下降,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1982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9%,为美国二战后最低,失业率升至10%以上,国家怨声载道。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去“流动性过剩”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去“流动性过剩”后,还会出现银行资金短缺,贷款利率高,企业贷款难,居民收入降低,失业增加,找工作困难,老百姓手里的资产贬值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呢?
国家部门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应积极控制货币增发量,采取松中有稳的策略,缓解压力,保持稳定;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监管,盘活中国现有货币池存量,积极防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落地攻坚是一个漫长过程,决策者要有长期面对经济“阵痛”的思想准备。
而无法左右国家宏观调控的广大居民,面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又该如何进行家庭资产配置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认清形势,避开高风险投资。在中国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居民手中的钱正在贬值变“毛”,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决策者和参与者,每个人都应该清醒认识当下形势,避开高风险投资,采取稳健资产配置策略,让自己家庭的小“帆船”安然的驶进经济的“避风港湾”。
以保值为目的,配置稳定收益类项目。在目前形势下,滞胀预期抬头,银行连续降准、降息,一味地进行银行储蓄,绝非家庭资产配置的最佳选择,而以固定收益类项目为主要投资方向,才是防止家庭资产贬值,实现保值的理想方式。
固定收益类项目的特点是收益不高,但稳定、风险偏低,目前方便投资者操作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有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短期国债以及一部分信托产品等。货币基金风险偏低,且流动性高,家庭投资者可将流动资金或者短期闲置资金配置在货币基金上,来获得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银行理财有银行做担保,所以存在风险的可能性极低,但流动性低于货币基金,银行会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流动性需求进行选择;短期国债是政府直接负债,一般情况下几乎不存在偿付风险,期限一般有3个月、6个月、9个月和一年之分,家庭投资者同样可根据自己的流动性需求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家庭还可考虑信托投资,但要注意防范风险,审慎考察信托资质。

免责申明 用户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金投网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下载金投网

升级VIP提示

某某栏目为VIP专享栏目开通VIP后可编辑